源:21世纪经济报道
Oculus的逐步放量,让VR从业者们在几年沉浮后,看到了新的机遇期。
“从大的市场环境来看,Oculus Quest 2在今年有望突破千万出货规模,让大家看到了很大的希望。市场关注度也感觉在升温。”一家深圳VR创业公司高管如此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。
他将如今VR出货量的表现类比为从功能机转化到初代智能机的时代,“虽然初代智能机在前面几款的出货量不算很大,但过千万已经是第一个门槛,我预估在2-3年后,可能就会在VR产业出现类似当年iPhone级别的产品。”
的确如此,自从Facebook旗下Oculus一举将售价和体验拉到一定消费者可以接受的300美元以内水平,关于“2021年有望成为VR元年”的预判再度出现在市场上,这回我们真的将迎来虚拟现实的突破临界点了吗?
只不过目前来看,VR产业的成熟更多似乎主要发生在海外大厂之间,国内厂商此前曾展示样机,但在体验方面依然存在掣肘,真正商用还没有明确时点。多名业内人士向记者指出,目前看来国内VR产业的核心掣肘还是在于内容生态的匮乏。
VR设备起量
海外大厂对于VR的投入早已部署多年,只是因其自身业务需要和战略判断的不同,在发展路径上有所差异。
相比之下,Facebook是较为坚定者。在近日接受采访时,Facebook首席执行官马克·扎克伯格表示,公司将从一家社交媒体公司过渡到一家“元宇宙”公司,而VR将是“元宇宙”的重要组成部分,且公司在VR领域也有非常高的投入。
在高投入和高期许之下,其VR业务也很“争气”。据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统计的全球XR(AR+VR)品牌出货量变化趋势显示,近一年来,Oculus实现了市场份额的飞速增长。从2020年Q1时,其从全球出货占比仅34%,跃升到2021年Q1份额已达到75%。在此期间,包括索尼、HTC等品牌的份额都在被极大压缩。
该机构指出,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,Oculus Quest 2的累计出货量为460万台,创下了任何单一型号的纪录。
这对于Facebook本身业绩也有较高推动。在2021年第一季度,Oculus产品是公司非广告收入2.97亿美元的主要来源。
不过目前这种出货表现还有波动,Facebook刚刚发布的财报显示,包括Oculus虚拟现实设备等消费硬件其他收入为4.97亿美元,约占公司总营收的1.7%,但这低于分析师此前接近7亿美元的收入预期。
但总体来说,VR正在被更广泛的人群所接受已经十分可期。西部证券认为,随着Facebook Quest 2等标杆VR/AR终端迭代发售, 2021年或成为虚拟现实终端规模上量、显著增长的关键年份,终端平均售价有望进一步降低,一体式终端出货量份额有望从2020年的51%进一步提升至2024年的64%。
IDC终端系统研究部市场分析师赵思泉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,Facebook率先在VR领域获得突破主要来自两方面:起量和售价。
“Oculus Quest2自发布以来,销量是以往其他VR头显从未实现过的(量级)。同时,Quest 2的起步价相较于历代产品,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,价格进入了普通消费者视野的门槛。自Quest 2大热后,其他硬件厂商有开始推出配置相当的产品,资本热度也迅速提升,提升了行业内从业者的一些信心。”她续称。
前述高管则向记者分析道,相比其他大厂,Facebook的不同点核心还是在于,VR在公司内部的战略层级不同。
“Facebook是社交平台,2C属性更强,对VR产品的普及度也可以因此更高。但谷歌和微软目前的相关产品主要定位在2B或者2G市场,不需要广泛传播。”
至于同样位于市场份额TOP5之内的HTC,他进一步表示,HTC也将VR定义为下一代计算中心,但并没有投入足够多的资源,因此效果还不甚明显。
赵思泉也认为,Oculus背靠Facebook强大的内容生态,为C端玩家提供了丰富的使用场景;HTC由于产线成本等多重原因,价格较高,主要针对偏高端的游戏玩家。
国内零部件供应厂商在此带动下,也有了较快发展。在近日的投资者交流中,歌尔股份高管表示,VR业务生产交付情况一切正常,后续在和客户互相配合、共同投入的前提下科学地规划产能扩展计划。
今年3月,歌尔股份管理层则表示,在VR硬件领域,国外厂商处于领先地位,正处于快速发展期。关注到国内出现良好势头,跟随国外同行进行硬件升级、生态培育,国内VR行业正面临着巨大发展机遇和潜力。
据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预计,苹果MR头显有望在2022年上市推出,预估硬件成本在500美元以上,对应售价会在3000美元以上。
核心掣肘仍是内容
反观国内市场,在全球XR出货中也并非完全排除在外。
据Counterpoint数据显示,紧随在Oculus之后的DPVR中文名为大朋VR,就来自中国团队创建,其2021年Q1的市场份额为6%;排在第四位的Pico则是北京小鸟看看公司,同期市场份额为4%。
在终端大厂中,华为和小米此前都曾发布过VR眼镜产品,OPPO和vivo此前展示的则是AR眼镜。
记者查询电商网站发现,目前国内VR产品的应用市场主要聚焦在游戏、电影等场景,从用户反馈来看,体验感并不差。
浙商证券认为,当前时点的VR产品较2016年在便携性、体验、性价比方面均有较大改善。原因在于背后已经有芯片、显示等升级推动体验感提升,而Facebook通过硬件端进行成本价销售,在内容端抽成回填硬件成本的商业模式,也使得行业进入循环增长的新模式。
赵思泉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,目前Oculus的售价基本与其成本价持平,国内2021年新推出的VR头显产品价格较去年也出现了明显下滑,价格与硬件配置基本和Quest 2相当,但是目前中外主要差距体现在内容部分。
她续称,Oculus的盈利模式及Facebook的内容生态对国内VR建设者来说,是很好的案例。“目前本土的硬件厂商,在推出新品的同时都更注重内容的引进。不管是本地内容还是串流内容的数量较过去两年都有明显进步,游戏场景也扩展至社交、健身领域。”
前述高管则指出,如果要期待VR设备在中国市场大规模起量,至少需要两个背景。其一是海外巨头已经实现了较好的量产推广,国内通过产业链优势将可以走如今智能手机发展的路线;其二则是有典型应用,如此才能够有足够大的市场需求来承载VR设备。
“Quest什么时候达到3000万台出货量,我认为就是行业认为VR这件事情非做不可的时候到了。如果类比功能机时代,那么当出货量达到5000万台时,应该就意味着正进入成熟发展阶段。”他指出,目前国内厂商在此领域积极性不高,一定程度也与并没有看到能在VR领域可以实现成熟的商业变现有关。
赵思泉向记者表示,短期看国内终端大厂中不会出现批量进攻VR或AR市场的情况。“一方面是AR技术门槛、成本高,目前整体手机行业盈利压力较大的背景下,手机厂商单独投入大量研发资源的可能性不大;另一方面,VR虽然已出现大量产品,但场景单一、盈利模式和效果尚不稳定,所以目前更多主流手机厂商,对于AR/VR产品的还是处在试水阶段。”
至于后期对于生态的构建,她预测厂商间更多会采取合作而非完全自研的模式。“手机厂商的优势在于巨大的用户基数与用户接入海量信息的入口,无论发展AR/VR,发挥连接用户与对应AR/VR内容的‘桥梁’作用,会是更容易的出发点。”
“VR设备确实将带来的是一个新的产业变革。”前述高管向记者表示,这并不是仅做平台上的创新应用这么简单,基于平台则还需要生态内容等。“从这个角度看,产业间一直磨合到现在才开始放量,我认为是符合规律的。”
(作者:骆轶琪)